【抗擊疫情】會員在行動:強本科技助力智能化戰“疫”!
時間:2020-02-26 18:25發布者:廈門市醫療器械協會瀏覽量:613

隨著疫情不斷發展,當無癥狀病患也成傳染對象,如何與時間賽跑、迅速確診病癥、跟進治療,成為疫情阻擊戰一個重要環節,而先進的醫學決策技術是奪取戰疫勝利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近日,廈門大學信息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博亮教授及其團隊廈門軟件園企業強本科技根據新冠肺炎的特殊癥狀,將公司的主打產品“醫學影像分析系統”緊急進行功能升級,研發出基于CT影像的“XMQB新冠肺炎智能檢測診斷系統”,為快速精準診斷和分診患者,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該系統通過先進的圖像算法實現了對新冠肺炎CT影像的智能化診斷與定量評價,可快速標注出感染區域、病灶部位的占比比例,進而量化病癥的輕重程度。如出現高度疑似病例,系統會呈現紅色圖標報警,提醒醫生關注。同時,系統還具備歷史數據比對功能,并以直方圖的形式直觀展示病情的發展情況,提高醫生的閱片效率與體驗,達到輔助初步篩查的作用。參與研發該系統的科研人員之一,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發熱門診部副主任醫師詹娟表示:“發熱門診主要根據醫生的經驗來診斷早期新冠肺炎CT影像,但就怕漏診。這套系統能輔助臨床醫生進行診斷,對于精準診斷早期新冠肺炎CT影像,很有意義!”強本科技表示,產品能夠在如此短暫的時間攻關成功,得益于公司管理團隊在第一時間做出的正確抉擇,組織包括一線三甲醫院的影像專家、臨床感染科專家、信息中心負責人和研發團隊成員全力以赴投入戰“疫”,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2020春節全民居家抗疫的進程中,軟件園一期企業強本科技工作人員,放棄休假,投入到研發中。“要加緊研究!”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影像科主任莊雄杰表示,健康的人群與疑似病人要分離,發熱病人中新冠病人與普通感冒病人要分離,同時要從圖像與參數上研判病情的發展。線上,王博亮教授、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影像科主任莊雄杰、信息科趙敏博士,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發熱門診部副主任醫生詹娟,廈門大學信息學院及數字醫療研發中心羅雄彪教授以及公司科研團隊,雖分散在合肥、江西、無錫、南昌、武平、廈門等地,但他們克服了疫情的阻隔,通過網絡會議的方式,加班加點,聯合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從一線醫院獲取脫敏數據,開發出“XMQB新冠肺炎智能檢測診斷系統”。線下,王博亮教授也多次親赴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專家們共同探討病例、精進完善系統。王博亮教授曾致力于我國軍工項目的研發,其參與設計的測速雷達、洲際導彈試射及第一顆同步衛星發射等項目,獲多項國家及解放軍科技成果獎。1989年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訪問學習期間,王教授涉足計算機與醫學交互領域,由此開啟了與醫學的不解之緣。2003年,花甲之年的王教授發起創立廈門強本科技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強本科技已研發多項計算機與醫學應用技術,并將成果產業轉化為醫療器械產品,為患者造福。談及過往,這位曾培養過78名碩、博士,主持過5項國家自然基金的王教授謙虛地說:“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最重要的是快速將這套系統投入到更多醫院臨床應用上去?!爆F今全國的疫情處于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還有許多地區依然在激烈的攻堅戰中,“希望這套系統在新冠肺炎早期診療中發揮作用,使病人得到快速診斷、分流與治療,為戰疫貢獻力量!”
